热书吧

第156章 最后的皇帝 (第1/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热书吧】地址:www.webuzmani.net

新学期新开始,在学校难免睹物思人,陈有榕离开了,张辰也离开了。

林小宅在外实习,不用回学校。

她除了帮姐姐打理集团的事,还要抽出半天的时间去孤儿院。

院长奶奶有她母亲的遗物给她,能保存在这里的,贵重的东西已经没有了,只是些没有完成的瓯绣。

本来院长是想把瓯绣做完,但还是原封不动地还给林小宅。

“院长奶奶,我想和你学瓯绣,我要把妈妈留下的东西补完。”林小宅摸着绣到一半的人物,母亲还未完成的,大概是她自己的肖像图案。

应该是认为自己时日不多,想保留些什么下来。

林小宅是个还未出生就被宠爱着的女孩,她未亲眼见过母亲的样子,在亲人的口述中,在书房的相册里,或是姐姐身上了解到一些。

古时东瓯少女有“十一十二娘梳头,十二十三娘教绣”的刺绣传统,以针线传情,融笔法物象理法于一体。

不管收藏价值,不管工艺研究价值,不管文化内涵,最重要的是寄托情感于此。

过程比结果重要也不无道理。

瓯绣虽不是四大名绣,但一点也不比四大名绣差,可谓是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。

三国时,吴主孙权之妻赵夫人,有三绝,机绝,丝绝和针绝。

孙权喜欢针线活好的女人也是人尽皆知了。

机绝,就是织棉的绝技,丝绝,就是织丝的绝技,据说现在这种小孔蚊帐就是赵夫人发明的。

而针绝,指的是,山川地势军阵地图。

赵夫人短短时间绣出江东全国江湖山川形势,技惊四座,时人谓之,针绝。

这也是瓯绣在三国应军事需要,工艺的创新,受佛教影响,诞生双面绣,而后一直到清代,都是遥遥领先。

可时代在变,工业化产品代替了手工,落寞的是瓯绣,真正能绣进情感的东西不多了。

林小宅试着引针,却又退了回去。

院长奶奶在一旁笑着说“俗语说,绣花难绣缕,这丝缕的变化,在于半绘半绣,虚实相应,要用到不同的针法多达几十种。”

大雅于大俗之中,这就是瓯绣精神。

现如今瓯绣从业者从当初的六千余人,到现在不足百人,可见技法难学。

林小宅没有失望,反而觉得难以达成的东西让自己有了目标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都市风流狂医 你惹假千金干嘛?她有豪门宠着! 赌石之捡漏王 乡村小小神农 被忽略的炮灰?不,她会成为光! 工资到位,歌坛都被我干废 认错人领错证,豪门继承人嘎嘎猛